國家經貿委主任李榮融近日表示,國債專項資金技術改造項目的順利實施,為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與脫困目標的實現作出了積極貢獻,對工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李榮融說,為了應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企業提出的新挑戰,1999年下半年,我國出臺了增發國債、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
他說,在1999年新增的國債資金中,有90億元用于企業技術改造的貼息,相當于前10年國家技改貸款貼息額的總和。2000年和2001年又繼續分別安排了105和70.4億元國債專項資金用于技術改造,三年累計達265.4億元。國債技改項目主要安排了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和重點工藝的技術改造。改造完成后,冶金、有色、石化、紡織、機械、電子信息和造紙工業可實現既定的標志性目標。
他說,兩年多來,國債技改擴大了內需,引導了銀行貸款投向,帶動了其他社會資金的投入。已下達的1218個項目,總投資2810億元,銀行貸款1721億元,國債貼息資金265.4億元,相當于一元國債資金帶動了10元社會投資,6元銀行貸款。
同時,國債技改也推動了工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產業優化升級。他認為標志性目標的完成和即將完成,將使中國工業的整體水平有新的提高。
他說,國債技改突出重點,擇優扶強。前兩年國債技改項目由520戶國家重點企業和120戶企業集團承擔的比例達50.7%,鞏固和擴大了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的成果,使這批骨干企業提高了競爭力。
另外,國債技改重點項目還推動了重點行業耗能大戶的節能降耗,治理了工業主要污染源,增強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完)
2001年11月
摘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