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國家經貿委副主任蔣黔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面對入世后嚴峻的國際競爭,以市場化的方式大力推進發展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是今后大型國企改革的發展方向。
蔣黔貴說,中國大型國有企業與國際大企業和跨國公司相比,這些企業還不夠大、還不夠強。在中國加入WTO的形勢下,這些企業將面臨十分嚴峻的國際競爭。蔣黔貴介紹說,中國第十個五年計劃提出了“形成一批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的戰略任務。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和加入WTO的要求,必須以市場化的方式大力推進發展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其基本工作環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桿管理”的辦法,大企業要與國際同行業先進企業“對標”,找到形成差距的原因,明確努力的方向。二是企業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研究制定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具體措施,包括增加研究開發經費、強化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完善營銷網絡、改革內部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等。三是政府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出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包括減少行政性審批,為企業實行職能分離、分流提供幫助。
蔣黔貴說,目前國企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通過試驗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還將陸續出臺,這些措施主要包括: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探索適合國有大型企業特點的企業經營者激勵方式;進一步改革管理體制,確立企業投融資主體的地位;繼續推進壟斷行業的改革,進一步推進電訊、民航、電力等行業的改革,使之形成大企業間的競爭格局,具備條件的可以逐步通過上市實現多元化,并促進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
2002年3月
|